当前位置:文学热点>恐怖灵异>北派盗墓笔记> 第49章 细说袍哥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细说袍哥会(3 / 5)

最鼎盛时期,袍哥会全国总人数超过了千万,说这其中没有下九流门人根本不可能,只不过上头高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但下九流中独有一门永远加入不了袍哥会,那就是剃头匠。

七八十年代那阵以成都为例,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跑遍全城找不到一家理发店,头发长了往往都是家里人或者邻居们互相随便剪一下。

那阵子没人敢明目张胆在那里开理发店,现在什么托尼老师要是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会被袍哥拖出来活活打死。

造成这一现场的背后原因很简单,满清入关后,剃头匠帮汉人剃了头留了大辫子,所以袍哥便十分仇视这一职业。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上头对袍哥的态度是“原地解散,缴枪不咎,”但因为1950年成都发生的一件事儿,让上头对袍哥会的处理态度改变了,变成了“立即清算,反抗逮捕”。

因为那一年袍哥会总舵主陈某某病逝了,成都万人送葬,超过了五万人披麻戴孝,流水席和戏班子三个月不断!这场白事儿下来的花费了超过70万现大洋,这些钱全都由各地袍哥募捐筹集所得。

上头一看,这还了得,这在社会地方凝聚力也太强了,必须管了,于是经过几年整治,明面上的袍哥会几近消散了。

同一时期,远在北方的长春会就聪明多了,它们在郑大炮指挥下表现的十分低调,绝不聚众,绝不捣乱,以至于当时很多人甚至都以为连长春会也解散了。袍哥会在五十年代中期解散后,有相当一部分有本事的人都悄悄被长春会吸纳了,这才成就了如今长春会江湖第一大帮的地位。

大半个世纪过去,物是人非,现在袍哥会堂口在哪里普通人根本找不到,不过有一个地方众所周知,那就是重庆巴南区丰盛古镇上的仁寿茶馆,那里是“仁字辈”的堂口,现在某著名女明星的爷爷当年就是重庆袍哥会仁字辈堂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