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热点>历史军事>扩张之路> 第五百八十八章 美国与二月革命 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八章 美国与二月革命 中(2 / 7)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考虑之后。墨西哥政府最终拒绝了这个提案——————需要说明的是,那个时候美国早已对德国宣战,因为墨西哥拒绝的时间则是4月16日。

而美国则是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准备后。于4月6日对德国正式宣战。不过美国对奥匈帝国宣战的时间则要晚上很多,是在八个月以后,也就是12月7日…

当然,这些都并不重要…

美国之所以会热衷于参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收回成本。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大卖军火。协约国在美国那里更是赊账无数,若是协约国垮台了,即便获得胜利,同盟国显然也不可能会承担这笔债务的…

再说一次曾经说过的数据,战前美国欠英国四亿英镑,战后英国倒欠美国八亿英镑,十二亿英镑,这已经相当于美国近十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最终美国政府没能把钱收回来。不但本身损失惨重,怕是连国内的商人们也要挨个破产。可以说美国与协约国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除了这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捡便宜。

毕竟英法在西线与德国可说是两败俱伤,这个时候他们缺的仅仅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以美国的体积,不要说是稻草了,即便是另一头骆驼也没人敢否认,何况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与这次参战的列强们加在一块也差不了多少了。

如果最终美国选择与协约国站在一起,即便不能帮助协约国轻易取得胜利,恐怕也不会差的多远…

——————————————————————

不过这一次,事情的发展却变得与历史上有些不同。

历史上由于西线主要是英法与德国的对阵,双方可说是两败俱伤,但是在这个世界里,在西线却有远征军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五十万中国远征军?看上去似乎和英法德等国在欧洲战场上的部队规模差距甚远,甚至就连意大利人似乎也有些比不过,毕竟就连意大利人在意大利战场上也有超过百万的伤亡规模,可实际上这五十万部队却是纯粹的战斗部队,不需要像英法意大利一样,分兵驻守在各地,自然也就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何况国社政府也已经承诺,将会派出八十万远征军。

眼下中东那边虽然分走了十多万,但至少还有接近二十万的兵力将会抵达欧洲,这就已经相当于六十多万了。再加上远征军的装备一相给力,甲种师和乙种师在装备方面除了重炮外,其余的甚至比英法的一流部队都好,即便是作为炮灰的丙种师也普遍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和新的泵动霰弹枪,远比寻常的殖民地部队强悍的多。

这么一支部队,放眼欧洲,无论是谁都不会小觑的。

而如此一来,原本的历史上英法与德国就是势均力敌的场面,如今有了远征军的帮助,联军在西线更是稍稍的压过了同盟国一头。

虽说东线俄国人的处境似乎有些危险,然而无论是英法、俄国亦或者是美国人,其实都不是很了解。

再加上美国人也有借此机会让欧洲列强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自然希望能拖延一些时间再说。不然如果现在就出面,恐怕英法就没有那个心思与美国开战,而是打算等大洋彼岸的援军抵达后再说。偏偏春天来临之后,恰恰是最适合打仗的季节。若是英法真的与德国暂时停战,而后等待美国的援军,那……………这对心怀不轨的美国来说绝对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没错。根据德国人的预计,美国想要全面增援欧洲的确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也是德国人敢放开手脚来一场‘无限制潜艇战’的原因。可实际上呢,在历史上从4月份对德国宣战开始,美国人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派遣远征军抵达欧洲,当然,这仅仅只是名义上的远征军。大概就和最初的中国远征军差不多,甚至可能还要差上一些,就和先头部队差不多。且和当初的远征军一样,根本无法立刻投入到战争当中…

原本历史上的6月25日,第一批美军部队抵达法国,是为‘美国远征军’。然而美军士兵一直到10月前。都未以师级部队的规模进入壕沟作战。这些陆续抵达的部队还尚须训练和装备才能发挥作用。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有实质的战斗力,故此时的美军仅被配发支援性的任务。但撇开这点来说,美军的适时抵达给予了协约军喘息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恢复日益低迷的士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