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热点>武侠修真>猫界游侠传> 第482章 纯真富明惹命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2章 纯真富明惹命案(1 / 3)

太皓引领着琈玉、婴玉与纯真如稚子的富明,穿越蒙顶山的皑皑白雪,步步生风,最终停驻于玖丘师父静谧的安息之所。墓碑矗立于风雪之间,显得庄重而宁静,仿佛是玖丘大师淡泊一生的缩影。他们并肩而立,面对着那座承载着无尽回忆的坟茔,齐齐躬身,深深三拜,每一拜都蕴含着不尽的缅怀与敬仰,仿佛能穿越时光,与那位已故的武林尊者心灵相通。

太皓手抚墓碑,目光温柔而深邃,话语在寒风中缓缓流淌:“师父,您看,琈玉与婴玉,您的两位爱徒,带着对您的无尽思念,跨越千山万水而来。还有这位,琈玉之子,富明,他虽心智稚嫩,却拥有世间最纯净的灵魂。我们在这里,与您共享这片刻的宁静,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我们的敬重与不舍。”

婴玉的目光轻轻掠过师父玖丘的墓碑,那被细心雕琢却又刻意抹去的“剑神”二字,如同一段未了的武林传奇,引人遐思。她转而注意到一旁的新土隆起,墓碑上清晰镌刻着“拾山之墓”四字,一股不言而喻的哀愁顿时涌上心头。她轻声向太皓询问:“师叔,是何时驾鹤西去的?”

太皓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哀伤,回响在这片静谧的墓园之中:“不过是数日前的事,一切仿佛仍在眼前。”

婴玉的目光再次回到那被抹去的“剑神”印记,心中已然明了:“如此说来,这二字定是师叔的手笔,他生前未能在剑术上超越师父,这份不甘与执着,竟是至死方休。”

太皓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正是如此。师叔与师父一生较技,始终未能心愿得偿。临终之际,他特地嘱咐我,要将他的墓冢建得比师父的高上三寸,或许,这是他对剑道最后的执念,也是对师父无言的敬意吧。”

拜祭既毕,他们踏雪而归,重返那简朴却充满故事的茅庐。冬日阳光透过纸窗,洒下斑驳光影,为古旧空间添了几分暖意。富明忽生童趣,意欲探访山脚未知之秘,其举止虽稚,却引人怜爱。于是,琈玉含笑相随,母子俩身影渐远,融入雪景之中,恍若一幅温馨流动的画卷。

室内,婴玉与太皓围炉而坐,炭火微红,映照着他们的面容,谈话间流露出岁月沉淀的默契与温情。“富明这孩子,心无挂碍,天真烂漫,于这江湖纷扰中,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福气?”太皓言语中透露着对世事的洞悉与淡然,眼中闪烁着对纯真的赞许。

婴玉轻叹,眉宇间隐含忧色,却不失温柔:“姐姐为他,确是费尽了心思,日夜牵挂。或许在外人看来,他是无忧的孩童,但其中艰辛,唯有亲历者方能体会。”言毕,她目光投向窗外,似在寻找那对母子的踪迹,又似在思考更深远的将来。

太皓轻抚长髯,眸中闪过一抹沧桑,缓缓言道:“婴玉,流年似箭,你这些年的光景又是如何一番风景?”言语间,仿佛跨越了悠悠岁月,探问着那段被时光尘封的记忆。

婴玉浅笑安然,眸中波澜不惊,答曰:“寻常烟火,与姐姐相依为命,日子平淡却也恬静。闻君历经风雨,我心实为所动。前些寒暑,景烨携家带口迁往蓟川之城,言乃遵君之命探望于我。君于乱世之中犹记旧情,此番恩念,令我心甚慰。”

太皓轻叹,昔日风云仿佛重现眼前:“千风城中,变故横生,府上仆从皆已散去,各寻生路。景烨一时之间无处栖身,我唯有托付于他,令其举家北上,寄望于你处得一安身之所。”

婴玉闻言,嘴角勾勒出一抹温暖的弧度:“景烨于蓟川城已扎下根基,新枝散叶,生活悠然自得,但是你过得究竟如何?在蒙顶山上住了多久了?”

太皓轻抚着案上的古剑,目光悠远,缓缓说道:“屈指算来,已近四年光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将自己的‘游侠奇功’再度精炼,使其更加圆融通透,形成一套完备的武学体系。此间种种,皆是剑与心的磨砺,如同蒙顶山的松柏,历经风霜,愈发坚韧。”

婴玉闻言,眼神中闪过一抹温柔的怀念,轻声道:“景烨曾提及,芫芷姑娘也离开了?”

太皓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黯然,轻叹道:“是啊,芫芷之离去,我也未能亲送一程,成为心中一道未了的遗憾。这一生如浮萍聚散,江湖儿女,各有归宿,或相逢于山河,或永诀于江湖,皆是缘分使然。”

婴玉轻抚额前碎发,眼中闪烁着半生智慧的光芒,淡然笑道:“你我均已年过半百,岁月如梭,诸多尘事,或许该是时候释怀。江湖波澜,恩怨交织,情仇翻涌,到头来,不过一场大梦空幻,又何苦执迷其中,求索无尽?”

太皓闻言,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烟云,望向了过往的风雨,沉声道:“话虽如此,但总有些情结,如同剑入骨髓,难以割舍。或许,这就是我等武者,生于江湖,身不由己的宿命吧。”

婴玉转而关切地问道,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那你,打算在此地逗留几何?是否还有未了的心愿需要完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