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热点>历史军事>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1 / 2)

刘润生毕竟是太平府本地人,而且祖上阔绰过,哪怕现在稍微落魄了,但老关系还是有点的,再加上钢笔跟手表这两样东西确实新奇值钱,于是他的这一番跑动,倒也很有成效。

事实也证明,有他这个本地人当跑腿,或者说当代理,办事效率就是高,就在李志高睡了个午觉的功夫,刘润生就领了三个大客户回来,说是要跟李志高这个真正的东家亲自面谈。

大客户上门,李志高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把他那套燕尾服套装的行头穿戴好,用随身小镜子照了照,这才拿起镶钻文明棍,昂首挺胸,拉风无比的来到了客厅。

一进客厅,就发现里面坐着两个没见过的中年人,一胖一瘦,都穿着锦缎绸衣,正在那喝茶聊天。

李志高固然是没跟人谈生意的经验,在那肆无忌惮的打量别人,那一胖一瘦两个富态中年人,在看到李志高这身打扮的出来后,也是微微一愣,动作都停顿了下,显然被这身打扮闪了一下,场面一下就冷了。但很快,由于刘润生的主动打招呼,他们也恍然大悟,连忙纷纷站起来拱手做礼,并且在刘润生的帮衬下,开始相互介绍。

经过一番介绍,李志高这才知道,这胖子叫朱增贵,今年三十五,是宝生行的少东家,家里主要经营珠宝首饰金银铜器;另外一个瘦子叫陈敬堂,今年三十六岁,是敬宝斋的东主,家里专门经营古玩字画等物。

当然,那只是他们的祖传家业,实际上这两家的业务很广,不但经营自家的传统生意,也还都兼营批发洋货。像火柴、卷烟、玻璃镜等洋货,都有在卖,并且买卖洋货,已经他们家目前主要来钱的业务之一,之前刘润生当货郎子的进货渠道,基本都是从他两家进的。

说白了,这两家实际上就是类似进出口贸易公司一样的所在。

至于为什么不好好干老本行,非要多种经营,是因为在这个本国自然经济遭受外来工业品剧烈冲击的半殖民地时代,只吃老本的话,一般都活不下来,他们也都是紧跟着潮流,才能越活越滋润,这样看来,这些地方,的确是手表跟钢笔的好去处。

这一番介绍完毕,李志高得空问刘润生:“不是三个大客户么?怎么才两个人。”

刘润生刚要开口回话,就听到后面一阵咯噔咯噔的皮鞋声,然后就看见从外面跑过来一个年龄三十到四十岁左右,身材很瘦,鼻子很高,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穿着一身灰西装,并且头上戴着,而且也惹眼。

实际上,此时的商人在大额结算上,用的都是票号里的银票或者洋人银行里的存单、支票,总之如今的金融支付方面已经很便利了,只不过李志高坚持要贵金属,这才是个麻烦事儿。

这个时代,一两约等于37.8克,五百两黄金,也就是约莫18900克,18.9公斤而已,五十根十两重的大金条,放进箱子里就提走了,十分方便。

当然,也不是全部换成黄金跟珠宝,毕竟还有两千鹰洋,那是李志高留给刘润生,让他安排在这里帮着买房置业用的,要知道他以后来回穿越,总要在这里有个落脚点才是。

生意完成,银货两讫,李志高跟朱增贵、陈敬堂以及马文这几个大客户,就开始坐在客厅喝茶闲聊,进行更进一步的商业洽谈,或者说进一步的彼此摸底,所说的,无非就是这次合作愉快,下次有货还找他们,并且说了一番自己还有药材生意要做。

“什么?您是在美国留学的?还是一位医生跟药品发明家?”在闲聊的时候听到李志高居然是留洋美国,马文立刻再次惊讶,“真是太巧了,我是弗吉尼亚大学毕业的,您是在哪个学校毕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