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热点>历史军事>红楼之挽天倾>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及时收手,未及于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及时收手,未及于乱(3 / 4)

一张张或华美,或艳丽,或柔美,或明媚、或温宁的脸蛋儿,都是带着一丝欢喜和惊讶。

少年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宫廷织艺精美绝伦蜀锦所制长袍,因不着官服,故而往日凌厉、冷冽的气质散去了一些,反而多了几分亲和、温润。

剑眉之下,目似朗星,湛光流转,恍若神芒。

尤三姐柳叶细眉下的美眸,顾盼流波,目光盈盈如水地看着少年。

一想到眼前这温润如冷玉的少年,在外间操生杀之柄,威震神京,就有些心旌摇曳,几难自持。

不仅是尤三姐,尤二姐柔弱静美的眉眼间也有几分惊讶,手中的手帕不由攥了攥。

尤氏玉容平静,不过美眸也是莹润如水地看着不远处的少年。

贾珩冲几道投来的目光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秦可卿,温声道:“可卿,我随平儿先去西府了。”

秦可卿笑着点了点头道:“去罢,夫君。”

她自是察觉到尤姐姐和两位妹妹的目光,芳心也有几分欣喜。

女人的荣耀,莫过于嫁得这样一個良人。

平儿看着身形颀长,气质温润的少年,轻笑道:“珩大爷,我们走吧。”

贾珩点了点头,然后随着平儿往荣国府而去。

荣国府

薛姨妈在贾母的邀请下,在荣庆堂中叙着话,甚至不怎么需凤姐活跃气氛,薛姨妈将在家中以及这一路上的见闻说了,就逗得贾母前仰后合,笑声不停。

薛姨妈丰润、白皙的面容上也是挂着浅浅笑容。

相比王夫人在闺阁少女之时,走得是温婉贤淑风,以致略显笨嘴拙舌,这位薛姨妈在闺阁少女时,应也是天真烂漫,喜欢逗趣说笑的性格。

这下子就颇讨贾母的喜欢,拉着薛姨妈的手,笑道:“你来京城就对了,咱们家的亲戚都在京里,凡事也能有个照应。”

薛姨妈笑道:“可不是吗?在金陵就听说了,说老太太家里非不一般人家,如今儿孙都个顶个儿的厉害,就说宝玉吧,生来是大福气的,还有那个珩哥儿,也是顶门立户的,我这寡妇失业的,拉扯着儿子和闺女儿,就过来沾沾老太太的光儿。”

这话说得讨喜,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贾母闻言,虽心花怒放,但面上却佯恼,道:“什么沾光不沾光,亲戚亲里的,互相照应也是应该的,说起家里,宝玉是一等中我意的,孝顺听话,再说其他,也就是在前面办差的爷们儿多一些,等会儿,可见见珩哥儿,他现在掌着五城兵马司,管着京里街面上儿的一摊子事儿,你们家有什么事儿,不要外道儿。”

说着,看向凤姐,问道:“珩哥儿,怎么还没过来,等会儿一块儿用午饭。”

王夫人在一旁听着,眉头皱了皱,目光就有几分阴郁。

凤姐艳媚的少妇脸上洋溢着笑意,道:“已让平儿去唤了。”

正在叙话的宝钗以及探春、黛玉、迎春、惜春也是不由将目光投了过来。

薛姨妈笑道:“珩哥儿,其实也是见过的。”

这话一出,贾母愣了下,笑道:“怎么说?”

薛姨妈就道出原委,笑道:“一路跟着珩哥儿进京,然后就在城门洞,也见着一景儿,宫里传旨,好像是因功晋爵一等将军,想想珩哥儿也才大,就这般大的能为,真是了不得呢。”

不得不说,薛姨妈很会抬花花轿子。

贾母闻言,面上笑意更为繁盛。

那边厢,宝钗也是在探春以及湘云的挽手中入得堂中,几人笑着叙话。

探春笑道:“宝姐姐,你是坐船过来的,还是乘马车过来的?”

宝钗虽觉得这话隐隐有些熟悉,似乎是谁曾经问过,但也是轻柔一笑,说道:“出了金陵,先坐了船,后来才坐着马车。”

探春轻笑道:“虽我祖籍是金陵,但我自小都没去过金陵呢,也不知六朝古都,金陵烟雨,该是何等的迷人景致?何等的繁花似锦?”

宝玉在一旁,笑着接过话头,道:“三妹妹没去过,我也没去过,宝姐姐,金陵城中有什么好玩儿的名胜古迹吗?”

如今贾府的姐姐妹妹又来了这么一位姑娘,看着珠圆玉润,温柔娴雅。

宝钗转眸看向宝玉,柳叶细眉下的莹润杏眸,闪了闪,在宝玉脖子上的那块儿通灵宝玉上停留了一瞬,笑了笑,柔声道:“有山有水,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呢,比如凤凰台,夫子庙,鸡鸣寺,栖霞山,还有紫金山,玄武湖,不少士人游学都往金陵去,那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宝兄弟若来日中了举,也可去金陵游学。”

宝玉正自兴高采烈听着,但听到士子游学以及中举之言,心头就有几分异样,中秋满月的脸盘上,笑意凝滞,但旋即恢复正常。

因为,这是常有的话,并非有意针对于他。

但宝玉神色的变化也是被宝钗捕捉到,心头泛起一抹狐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学热点